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国产PK进口:中国面辅料缺什么?

发布日期:2008-10-15 20:29:52 纺织检测网http://www.nt315.com/

    到目前为止,国产面料与进口面料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不用说意大利、美国这种老牌面料强国,就是日本、韩国这些后起之秀也都比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

  2008年夏天,《服装界》记者采访一家知名服装企业,谈话间,企业老总自豪地提到他们的顶级产品——一款售价3万元的西装。什么样的西装能值这样的价钱?如果是阿玛尼、范思哲,动辄几万元一套,我不会觉得奇怪,因为这些品牌服装的价值,已经不能用制作成本来衡量了。而国产品牌目前也能卖到这个价钱,确实让记者心存疑窦。

  采访结束,工艺师带记者去他们的样品室感受一下。记者终于看到了这款顶级产品。当然,从外观上来看,这套衣服确实没得说。工艺师向我介绍,这套西装所用的超细的纱支使得衣料的悬垂性非常出色,另外,加上他们的特殊工艺的处理,抗皱性能很好。当我翻开衣服的衬里,想看看面料时,一个小标签露了出来,上面是几个外文,那是面料的商标——一个著名的意大利面料品牌。

  欧美面料 不断追求高品质

  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美面料不论是在工艺技术上,还是在创意理念上一直有着很高的声誉,他们的主攻方向是国际高端市场。

  意大利面料主要侧重于市场中的高端消费群体,意大利面料的生产者和设计者在面料上花费了极大的精力,他们始终如一坚持品质、理念、工艺、创新。而意大利纺织企业最核心的工作就是社会责任、品质、创新等非常标准化的问题。

  Oltolina公司专业做80支至200支的全棉衬衫面料,是意大利有着百年历史的企业。公司开拓中国市场虽然仅有两年,但已经受到了很多中国企业的欢迎。该公司的Claudia Rovati女士说,中国是棉纺大国,有很多在高支面料上做得很出色的企业,但从颜色、花型等流行趋势的捕捉上讲,Oltolina公司在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市场优势。

  Successori Reda S.P.A.公司是一家四代从事高级男装羊毛面料的企业,总部在意大立比埃拉地区。近期,该公司公布了2008/2009秋冬新款面料。据Poala先生介绍,该公司面料产品的流行趋势发布一直本着对产品品质的关注和对产品自然性的尊重原则。公司研究调查表明:当代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个体、环保和传统等精神状态,所以此次公司新品的发布更好地融入了这些理念。就拿这次公司新发布的“羊毛——大豆”面料为例,这种织物富有弹性,经久耐穿,舒适透气,既保留了羊毛的热隔绝性能,也保留了大豆纤维的吸湿、透气、亲肤等自然功能。Poala先生说,公司对环保一直有着坚定的立场,在面料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化学试剂的使用,从最大程度上保证成品的自然特性,确保穿着的安全和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最小污染。

  日韩企业 不断出新

  “在亚洲,日本的面料产业实力是最强的,但是价格太贵,有的贵起来很夸张,他们的产品独占高端市场,法国、意大利的就更贵了。韩国面料价格基本上是日本的1/3。”韩国纤维发展研究院院长曹相镐向记者介绍,韩国面料主要出口到中国、越南,其次是欧洲、美国、日本,其中向中国出口的面料最多,主要提供给中国的服装企业。

  “韩国面料质量不错,价格又比日本、欧洲、美国便宜,总体来说性价比好”,依文企业集团生产设计部设计师李娜说,近一两年来,依文使用韩国面料较多。70%的茄克、棉服选用的面料来自韩国和日本,并且有专门的面料供应商提供韩国面料。

  因为种类多,花色翻新快,价格比起欧洲面料相对低廉,韩国面料博得了众多深圳中高档女装企业的青睐,日、韩国面料占所使用面料的30%以上,且份额还在不断增加,两地的面料企业更是将深圳视为一块商家重地。在第七届深圳服装服饰交易会上,韩国纤维研究院将有针对性地带领更多的面料企业到深圳参展、观摩,多层次全方位地向深圳的服装企业推介韩国面料产品。

  近年来,韩国面料供应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似乎比日本企业更快。韩国著名化纤企业晓星株式会社已在中国浙江嘉兴建立了生产氨纶的合资厂,韩国汇维仕公司也已在四川自贡投巨资建立了纤维企业。韩国世昌纺织有限公司是生产、开发、销售为一体的生产型企业,90%的产品是出口到日本、美国,因为看好中国市场,2006年在北京设立了韩国世昌中国分社。紧随其后,中国分社又在深圳设立了办事处。

  韩国面料企业主要供应给做OEM的中国大型企业,随着中国的服装产业的整体提升,现在韩国企业不仅为加工型企业提供面料,也为品牌服装企业提供一些高档、功能性的面料。

  中国面辅料,还缺什么?

  由于中国服装业对面料尤其是高档面料的需求不断扩大,韩国的面料企业纷纷加大拓展中国市场的力度。近两三年来,韩国面料在国内不少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的市场不断扩大。在晋江石狮,韩国面料企业不仅把产品出口到了石狮,有的甚至把整条生产线都搬到了石狮。目前,由于在质量上和欧洲产的面料相差不太多,价格又比欧洲面料便宜不少,韩国产的仿欧洲面料在石狮市场上十分畅销。

  像服装业一样,中国的面辅料企业完全可以借着承接先进国家生产转移的契机,边做OEM,边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研发理念与管理经验。非如此,不足以使“大国”成为“强国”。

  面对国外面料企业的挑战,国内面料行业开始重视自主创新。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在中国已经有了一些做的很好的面料企业,比如“阳光”、“如意”、“海天”、“泛佳”等等,“阳光”的高支毛纺面料已进入国际市场,并为国际大牌阿玛尼提供自己设计的面料。泛佳也为H&M、ZARA、POLO等国际品牌服装提供面料。

  “国产面料与国外面料相比,主要弱在面料的后整理上。中国面料的织造技术并不差,” 曾供职于“劲霸”、“太子龙”的服装设计师刘江宏认为:“差别主要在后整理的阶段显现出来的。同种材质、同种风格的面料,如果后整理做得不够,无论是从手感,还是从成衣效果来看,总会在感觉上差一点点,显得火候不够。”国内有些面料企业仿制国外的面料只是做到了形似,还未达到神似。

  然而,一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国内面料企业与国内服装企业的对接过程并不顺畅。有些企业能够开拓国际市场,在国外有稳定的客户,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国外客户的认可,但在国内了解该企业的人却不多,导致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的不顺利。

  其实,和服装业一样,面料企业和辅料企业也有自己的设计师,服装设计师要经常了解人们的消费趋势,了解流行趋势,同样地,面辅料设计师也不能太过于“专注”自己的行业,一定要关注服装企业的需求,特别要注意与服装设计师沟通。

  而在技术方面,有专家认为,我们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染化料和助剂。染化料和助剂是影响印染布颜色鲜艳度、色牢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印染布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生态”特征升值的情况下,许多染化料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此高质量环保的染化料是高档印染布成本的重要组成。

  ——缩小设备差距。

  ——注重技术创新。欧洲的面料企业大部分研发投入是5-10%,我们的面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平均也就是0.3%。规模以下的企业绝大部分没有研发能力。必须把着眼点真正放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上,淡化量的扩张,增强创新技术含量。

  ——强化信息化管理。许多企业习惯于传统的“三现交易”,即现货、现金、现场的交易方式。不能融入跨国供应链网络体系,不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市场和国内市场,影响创新和快速反应方面获得产业高端地位,影响纺织工业转变增长方式,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加强能耗和资源回收利用。印染行业是一个有一定污染的行业,同时,对水资源的依赖也较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已经限制印染加工能力的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降耗问题,已经关系到印染行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

  在品牌和管理方面,也需要缩小与国外牌的差距。许多面辅料企业的出口产品以定单加工为主,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和对出口营销渠道的控制力,由于多了一道中间环节,使利润大量流失;并且管理水平低,使一些企业拥有了一流设备,却不能发挥作用。

2008年第10期《服装界》文/王玉宝

服务热线:0513-85516624

传真:0513-85521945

E-mail:nt31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