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服装业升级风 扬缝机业发展帆
发布日期:2006-10-17 20:39:41 纺织检测网http://www.nt315.com/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纺织业、服装业、化纤业这三大行业的利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十一五”期间,中国纺织行业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270亿元,其中服装行业利润分别增长为31.9%。但全球纺织产业格局的调整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纺织服装及相关行业数量型增长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新的形势,纺织及服装行业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的服装生产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教少,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种单调。很多谋求长远发展的服装企业将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契机,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突破行业发展瓶颈,使我国的服装行业在国际市场真正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摆脱“世界服装加工场”的命运。
缝机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与服装行业息息相关。服装行业的产业升级,对国产缝机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也是一个巨大挑战,我们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把挑战也变为机遇,达到借服装行业产业升级的东风,实现缝机业自身发展的目的。
20年前,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从只能制造传统的家用机开始向制造工业缝纫机转型,实现了中国缝制机械产业的第一次升级,由此,中国缝制机械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实现了量的突变。而20年后的今天,中国缝制机械产业站在新的起点上,欲借助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契机,实现我国缝制设备行业自身的第二次产业升级,从而奠定我国成为缝制设备制造强国的基础,这意味着需要依靠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从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高,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自从缝纫机发明问世以来,人们对缝纫机操作的便利性、提高缝纫效率等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由早期手摇式缝纫机改为脚踏式缝纫机,115年前又创制了电动式缝纫机,为服装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服装业的大规模发展,对缝纫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缝制工作效率的提高始终是人们不断追求的重要课题。为顺应服装行业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我国缝机业应从研发、生产、销售甚至战略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并及时做出调整。从现阶段来说,我国缝纫机业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莫过于提高产品的机电一体化程度和开发特种机了。
柳,电一体化设备由于其技术含量高,控制系统复杂,因此研制开发投入较大,相对价格较高,成批生产还有赖于电子工业的发展。此外,我国缝制设备行业内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的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既懂缝纫机技术又掌握微电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少,这些都成了开发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不利因素。但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衡量,由于机电一体化缝纫机所具有的功能多、性能好、生产效率高等固有的优点,已逐步取得市场上客户的认可,市场潜力巨大。
所谓机电一体化产品,其含义概略地说,就是缝纫机的刺布、挑线、钩线、送料等执行部件仍沿用原机械机构,而控制系统方面则采用了电子或微电脑系统。控制系统一般分为:电脑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其中含有编程和CPU处理的控制系统称为微机控制或电脑控制系统;而无编程和CPU处理的称为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技术较为简单。从控制内容的广度来区分又可分为:单机电脑控制和缝纫单元(缝纫组合)电脑控制二大类,后者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更高。回顾其发展历程,缝制效率的提高大体上经过了专用化阶段、提高化阶段和机电一体化阶段。
目前国内机电一体化设备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已起步,但碍于条件发展较慢。国产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术比较成熟且有一定批量生产的机种有:自动剪线平缝机、多头电脑刺绣机、工业曲折缝缝纫机等。生产批量较少的还有家用电脑多功能缝纫机、家用电脑刺绣机、工业用自动开袋机、电脑花样套结机等若干大类。
目前国产特种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特种机市场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特种机的研发和生产水平,是缝制设备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也是我国从缝制设备生产大国向缝制设备制造强国迈进的瓶颈。我国服装行业企业所使用的特种机大部分由德国、美国、日本等国进口,价格相对较贵。一旦国内缝机行业瞄准这一市场,加大研发力量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特种机,且价格比进口机便宜,那么会有很多服装生产厂家将关注的目光重新投向国产设备市场。对于生产企业来说,特种机市场虽然需求量小,但产品的利润率较高,所以积极开发适合国内市场的特种机产品不失为一条开拓市场、发展企业的阳关大道。
缝制设备行业与服装业密切相关,缝制设备水平的提升关系到整个服装产业链的发展。缝制设备业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占世界缝制设备贸易额40%的国产缝纫机,但交易额却仅占世界缝制设备贸易额的5%,技术含量低成为缝制设备出口一大障碍。如何把握好机会,不断科技创新,借我国服装产业升级的东风,实现缝制设备产业第二次升级,成为我国缝制设备“十一五"期间发展的关键。
服务热线:0513-85516624
传真:0513-85521945
E-mail:nt31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