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6-11-07 19:55:18 纺织检测网http://www.nt315.com/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服装业赢得了许多发展机遇,然而机遇和挑战共存,经过近几年纺织大好形势的起伏,已非常明确,快速化、多元化、品质标准不断提升、绿色环保以及纷争不断的各种特保压力,必将伴随着纺织服装业的今天和明天。是否能很好顺应这种趋势、应对这些挑战、化解这些压力,是摆在我们每个要持续发展的企业面前不容逃避的间题。
l、几年来环保需求的变化特点
人类走到二十一世纪,开始更深刻地反省发展的足迹中留下的遗憾,保护地球、关注健康已成为一种潮流,这种潮流,给纺织染整业带来的压力,主要是两个万面:绿色纺织品标准更加严格;环保要求日益升级。具体体现为以下方面:
1·1 环保面料需求从少到多
在这几年的外贸生产中,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是具有环保需求条款的货单比例逐年增高,已基本到了只要出口产品就不能抱侥幸心理。有些买家下单时不提,但并不等于不要求,成品面料达到环保要求已是理所当然。
1·2 要求项目从单一到全面
纺织品从几乎没有环保要求→单项指标要求→Oeko-Texl00全部项目要求→Eco-label标准要求(此标准比Oeko-Texl00要求更高,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生态产生的影响,从原料的种植,一直到纺、织、染、成衣乃至废弃处理)。事实上如果目前有客户提出按Eco-label生产,印染厂无法全部达到,只能以成品面料的环保性要求和色牢度来对照执行。在这些越来越多的要求中,各地区侧重点有所不同,欧单环保要求项目全面;日单甲醛含量更强调;美单pH更强调、安全性要求较多。
1·3 考查方式从单纯到复杂
从只对面料检测→企业内整体环境检测→企业周围环境调查。
随着WTO的加入,更多的大公司到国内来寻求合作伙伴,他们同时带来新的评估方式,下单前要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环境整洁度、废弃物的种类、处理方式、员工面貌、甚至周围几公里以内的机构设置(有无居民住宅、商场、学校等),这些看似与产品无关的东西,实质上评价的是一个企业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未来服装生产链中的企业,不仅要生产环保纺织品,还必须关注与社会责任、清洁生产相关的方方面面,甚至生产车间的墙面涂层材料,机台表面的油漆等方面都要考虑其环保性。
1·4 附标宽容度从宽到窄
从只是问问→尽量达到→测试样品必须达到→大货必须达到否则退货→大货必须达到否则就地销毁,越来越没有余地。我国每年因不符合贸易伙伴国的环保要求而惨遭退货,在欧洲市场全军覆没的事件也屡有发生,对我国产品的竞争力造成了较大影响。
1·5 绿色标准设置速度越来越快
我国在2001年12月10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世界各国逐年减少对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配额的限制,但与此同时,欧美各国更是将中国纺织品视做洪水猛兽,多方位、多方式设限,我国纺织品出口除了特保、反倾销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多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的限制,直至2004年初在国际市场上公布的新规定就有13个之多,其中Oeko-Tex Standard 100标准就修改了三个版本。
2002年2月9号,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发布了Oeko-Tex Standardl00的2002年版本,增加了新的检测项目和禁用或限用的化学物质。2003年2月19号,协会对2002年2月版本作了多处修改,增加了一些新的禁用染料内容,发布了2003年版本。按惯例,协会对Oeko-Tex Standard lO0标准每两年修改一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11个月内就发布了两个版本。2004年1月1日协会又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对2003年2月版本作了多处修改,增加了一些新的化学物质的内容(如明确规定不能使用铅和铅合金等),发布了2004年版本。不难看出,国际市场对纺织化学品和纺织品设置的绿色标准速度在加快。
这些绿色新规定大多出自欧盟,而欧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出口以及纺织化学品出口最多的市场之一,因此这些新规定将会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和纺织化学品行业受到很大冲击。
1·6 末端治理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江河湖海流域水污染整治工作的不断加强,全国各地对流域企业末端治理要求快速提高,不少城市已将废水直接排放COD降到lOOmg/L,色度40,进城市管网COD5Oomg/L, 相信这会给许多企业带来压力。
2、宏观方向把握
2·1 正确认识、争取主动
经过这些年的磨合,我们已经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绿色纺织品市场的需求,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国际纺织服装的消费趋势。所以它也是中国纺织行业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不能简单理解为就是发达国家对我们的绿色壁垒。这一点,可从人类绿色发展史说明。
二十世纪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全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工业化的飞跃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污染问题和生态失调间题,也使二十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工业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也是对地球造成伤害最大的一个世纪。这个问题早在上世纪中叶就有人开始反省,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了《寂静的春天》,最早提出环保思想,主要提出杀虫剂对各类生物的危害;1972年6月5日,开了第一次"世界环境大会",并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我们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后几代人发展能力的需要;1992年召开了第二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召开了第三次"世界可持续发展大会"。近几年绿色浪潮更是风起云涌。
我国"绿色"工作开始的稍晚,但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就正式实施了,然而二十年来,全国以破坏环境罪定案的只有几起。急功近利的发展观、某些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薄弱、环保执法的力度不够或者不公已经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生态问题,沙土化面积急剧扩大,沙尘暴到处肆虐……。所幸的是我国政府已经强烈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整套由宪法、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构成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现在关键是贯彻落实。
在这些法律法规中,与现有纺织面料企业关系最为密切的是2002年6月9日制定、2003年1月1日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以及2003年7月发布、2005年1月1日实施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现在,我国又明确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这是我们印染企业应该及时跟进的一个概念,它意味着我们的经济模式必须再上一个层次。(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种传统经济模式:人类向自然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的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第二种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先污染后治理,不但成木高,且环境恶化难于遏制。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所以综观世界,人类走到现在,环保已经成为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作为与大众消费息息相关的面料生产企业,必须清醒的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许多国家的消费群体经过十几年的宣传、倡导,情愿多花钱买环保产品的自觉性已经大大加强。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迎接绿色挑战的自觉性,尽快、主动建立自己的纺织品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2·2 认真学习、逐项分解
学习是应对的前提,但相关知识太多且发展太快,为此我们必须对与我们面料企业紧密相关的环保要求有所了解,目前主要是三个标准。
1)学透、贯彻Oeko-TexlO0标准:这是现在面料能否顺利出口的首要前提。
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和日本等世界纺织进口大国,为适应世界新的消费潮流,相继出台了各种禁止生产和销售含有害物质纺织品的规定,对纺织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此外,世界上许多著名零售商制定了各自的环保纺织品标准;我国也制定了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在这些标准中,就纺织品本身的环保性而言,基本上围绕Oeko-Texl00标准中的项目展开,在这两年外贸生产的环保纺织品方面,也以生态纺织品Oeko-TexlO0标签标准要求为多,因此对这个标准一定要吃透、了解。
Oeko-TexlO0标准是国际上判定纺织品生态性能的基准。目前国际上的纺织生态学分为三个方面:① 生产生态学关注生产过程和环境生态,是指制造和生产纤维、纺织品、成衣的过程,对环境不会造成坏的影响,符合不污染空气、冰、废物处理及减轻噪音等条件。国际纺织环境协会有Oeko-Tex Standard 1O0对此规范。② 处理生态学针对纺织品的废弃处理而言。包括纺织品循环回收再用、分解处理不释放有害物质,焚化销毁不污染空气等。但是现阶段,专家对热力焚化的可行性、分解反应等还有许多争议,在纺织界,废物处理和生态的概念还未达成共识。③ 产品生态学指衣服对穿着者及其近身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正是基于对产品生态学的研究,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制定了Oeko-Tex100标准。目的是提升工业界生态纺织品生产的水平,保护消费者。并通过对达到此标准的纺织品进行标签认证,使获得认证企业的产品生态性能得到国际市场权威认可,从而可以对产品下游企业有一定的价值转让,以及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提升企业的形象,以便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
达到Oeko-Texl00标准,获得认证后可以使用的标签在欧洲称作银牌标签,原身是1986年奥地利AST l00标签,1992年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的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检测协会,在ASTl00基础上创立了Oeko-Tex 100标签。获此标签的纺织企业在全球己有70多个国家,成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广、最权威的生态纺织品标签,得到了制造商和销售商的普遍关注。从这两年的贸易趋势看,获得认证已变的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大大简化贸易谈判过程。
Oeko-Tex Standard l00是国际性民间组织发布的商业标准,主要关注纺织品成品上的有害物质,除将可挥发性物质进行限量外,没有其他环境负荷因素考虑,实现起来较容易。因此从实际外贸的普及实施现状以及目前我国面料生产企业的现状出发,首要任务是尽快应对好Oeko-Tex Standard l00。
当然对企业而言,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应对不等于获得标签认证,标签认证是指送祥纺织品,容易达到,而企业必须秉承贸易诚信原则,实实在在弄清每一个基本项目、限定范围、危害情况、产生根源、控制方法,以便逐一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措施,按照Oeko-Tex100标准实施生产,才能真正保证出口产品的畅通无阻。
走到现在,相信很多企业都已体会到,应对过程其实就是学习过程,也是企业提升过程。
2)掌握、实施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11月27日发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对纺织品上的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异味和含有23种有害中间体的偶氮染料五个方面进行了限制。
该标准五个方面基本以Oeko-Texl00标准为基础,略有变动(如:色牢度方面,A类纺织品与Oeko-Tex100标准相同,B、C类低半级),所以只要达到了前者的标准,通过GBl8401-2003标准问题不大。
3)关注Eco-Label的新标准:
2002年2月15日,欧洲委员会修正了1999年2月17目的标准,公布了欧共体判定纺织品Eco-Label的新标准,有效期到2007年5月31日。该标准被纺织界称为迄今为止最严格的纺织品生态标准。它的全生态Eco-Label标签申请非常严格,包括了纺织品原料标准、纺织品生产过程及产品本身的标准和产品耐用性标准。其实它也是2003年出台的REACH法规的重要依据之一(又称"欧盟未来化学品新政策",是一部规范欧盟成员国内部的化学品管理的法律)。
Eco-Label的标准除包含了对纺织品本身的要求,更关注的是整个纺织生产链中关键加工工序对水环境的污染,旨在降低环境负荷,其涉及的面很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更理想的标准,并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体现了国际纺织品纺织贸易领域倡导"清洁生产"的理念。由于以法律的形式推出,在欧盟的法律地位不容质疑,影响也会进一步扩大。我们必须给予充分关注。
2·3 抓住重点、分步推进
目前面料染整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和困惑:
1)某些环保助剂的性能还达不到被替代品性能。有些必须使用的染化助剂不能同时满足质量要求和环保性。
2)有些染化助剂供应商的质量承诺可信度较差,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而印染厂生产过程工序多,所用染化料品种多,由于检测手段局限,一旦出问题,无法追踪确认。
3)有些中间商在环保的大趋势下,人为提高指标现象较多,与国际接轨的实际标准宣导面还需拓展。
4)纺织服装整条生产链企业整体上对环保纺织品生产的认识差异较大,联盟应对的局面短期内还无法形成。如:纺织厂的浆料问题。
5)近几年,我国纺织设备改造力度很大,较大提升了纺织品质量,但用先进设备生产低档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使用劣质原料、低档染化料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既是企业内部问题,也是市场使然,改变需要有个过程。
6)实现清洁生产是必然趋势,但这不仅仅是怎样去实现的问题,更是以什么指标评估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染整行业的相关细则没有看见。
所以,要应对绿色挑战,单靠独立的一个面料制造企业是无法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上从法规制定到评判标准;纵从纤维原料到服装整个生产链;横从染整到化工、设备、生物等相关行业,只有每个环节的努力,才能实现完全的应对,不可能一蹴而就。
另外,实施清洁生产的同时,一定要加快提升产品档次,加大研发我国的核心技术和创立国际化品牌,否则据英国《金融时报》的一个调查显示,如果现在的中国企业都严格实施环保措施,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将丧失殆尽。"价廉物美将不再是中国商品的优势,而是中国企业的悲哀"。这虽然只是一种声音,但反过来提醒我们,已到了必须认真研究怎样通过环保的实施促进产品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环保。
因此,我们主张在实施环保战略时,要适合、适时、适应,抓住重点、单个击破、分步推进。由单个企业迎合市场行为到相关行业连动、由主产品需求到相关行业核心技术升级。
2·4 利用产业集群发挥更好作用
配额取消以后,国际纺织贸易发展趋势之一,是进口纺织服装采购更加集中在一些国家、一些地区,这使得发展产业集群,营造区域联盟态势成为可能。染整企业应该尽快融入专业性的工业园区中,更好的利用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配套的信息平台、集中供汽、集中污水处理等)来低成本实现快捷、节能、环保的目标。
当然这对集群产业科学合理的设置要求非常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定位是针对性强的公共服务体系配置的前提,棉织物为主和化纤织物为主地区的污水处理方式应该是不同的。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也是实现产业升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
服务热线:0513-85516624
传真:0513-85521945
E-mail:nt31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