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6-10-26 21:53:08 纺织检测网http://www.nt315.com/
附录B
防静电服的洗涤方法
(补充件)
B1 适用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评价防静电服及纺织品防静电性能的耐久性及清除其表面污物和油脂的洗涤处理。
B2 设备与用品
B2.1 洗衣机:须符合GB4288中规定的家用双桶洗衣机。
B2.2 普通水银温度计。
B2.3 常用衡重天平。
B2.4 中性或一般微碱性(pH<9)合成洗涤剂。
B3 洗涤条件
洗涤条件应符合表趴规定。
表B1
项 目 |
条 件 |
项 目 |
条 件 |
洗涤方式 |
普洗 |
洗涤液浓度 |
2g/L |
洗涤水温 |
(40±3)℃ |
浴比 |
1:30(布:水) |
水容量 |
30L以上 |
负荷 |
添加棉白布 |
B4 洗涤程序
B4.1 按洗涤次数洗涤
B4.1.1 将试样放入符合B2.1条规定的洗衣机中,按B3章规定的洗涤条件,进行洗涤5min后,排水,再脱水2min。
B4.1.2 换常温清水,漂洗2min后,排水,再脱水1min。如此重复进行3~5次,至漂洗干净。
B4.1.3 洗涤完脱水后的试样自然晾干,或根据需要在适合试样烫整的温度下烫整。
B4.2 按连续时间洗涤
B4.2.1 将试样放人B2.1条规定的洗衣机中,按B3章规定的洗涤条件进行洗涤。
B4.2.2 洗涤程序与时间按表B2进行。
表B2
序号 洗涤程序 耐洗涤时间h 耐洗涤等级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相当洗 涤次数 |
洗涤 h |
排水 |
脱水 min |
漂洗 h |
排水 |
脱水 min |
| ||
试样前处理 |
1.5 |
5 |
0.5 |
排水 |
2 |
20(min) |
排水 |
2 |
按序号5~7重复3次 |
B |
16.5 |
50 |
4.5 |
排水 |
2 |
4.0 |
排水 |
2 | |
A |
33.0 |
100 |
9.0 |
排水 |
2 |
8.0 |
排水 |
2 |
附录C
防静电服的号型规格
(参考件)
C1 号型
C1.1 男装号型应符合表C1规定。
C1.2 女装号型应符合表C2规定。
C2 服装控制部位尺寸
C2.1 男装控制部位尺寸见表C3、表C4、表C5。
表C1
|
号 |
型 |
|
号 |
型 |
男上装 |
160 |
84 88 92 |
男下装 |
160 |
72 76 80 84 88 |
165 |
88 92 96 |
165 |
76 80 84 88 | ||
170 |
92 96 100 104 |
170 |
80 84 88 92 | ||
175 |
96 100 104 |
175 |
84 88 92 | ||
180 |
96 100 104 |
180 |
84 88 92 |
表C2
|
号 |
型 |
|
号 |
型 |
女上装 |
150 |
80 84 88 |
女下装 |
150 |
68 72 76 80 84 |
155 |
84 88 92 |
155 |
72 76 80 84 | ||
160 |
88 92 96 100 |
160 |
76 80 84 88 | ||
165 |
92 96 100 |
165 |
80 84 88 | ||
170 |
92 96 100 |
170 |
80 84 88 |
表C3 cm
号 |
160 |
165 |
170 |
175 |
180 |
公差 |
衣长 |
70 |
72 |
74 |
76 |
78 |
±1.0 |
袖长 |
59 |
60.5 |
62 |
63.5 |
65 |
±0.8 |
裤长 |
101 |
104 |
107 |
110 |
113 |
±1.5 |
表C4 cm
上装型 |
84 |
88 |
92 |
96 |
100 |
104 |
公差 |
胸围 |
106 |
110 |
114 |
118 |
122 |
126 |
±2.0 |
领大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0.5 |
总肩宽 |
44.8 |
46 |
47.2 |
48.4 |
49.6 |
50.8 |
±0.8 |
表C5 cm
下装型 |
72 |
76 |
80 |
84 |
88 |
92 |
公差 |
腰围 |
74 |
78 |
82 |
86 |
90 |
94 |
±1.5 |
臀围 |
103.2 |
106.6 |
110.0 |
113.4 |
116.8 |
120.2 |
±2.0 |
裤脚 |
23.5 |
24 |
24.5 |
25 |
25.5 |
26 |
±0.1 |
C2.2 女装控制部位尺寸见表C6、表C7、表C8。
表C6 cm
号 |
150 |
155 |
160 |
165 |
170 |
公差 |
衣长 |
62 |
64 |
66 |
68 |
70 |
±1.0 |
袖长 |
53 |
54.5 |
56 |
57.5 |
59 |
±0.8 |
裤长 |
94 |
97 |
100 |
103 |
106 |
±1.5 |
表C7 cm
上装型 |
80 |
84 |
88 |
92 |
96 |
100 |
公差 |
胸围 |
100 |
104 |
108 |
112 |
116 |
120 |
±2.0 |
领大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0.5 |
总肩宽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0.8 |
表C8 cm
下装型 |
68 |
72 |
76 |
80 |
84 |
88 |
公差 |
腰围 |
70 |
74 |
78 |
82 |
86 |
90 |
±1.5 |
臀围 |
102 |
105.6 |
109.2 |
112.8 |
116.4 |
120 |
±2.0 |
裤脚 |
21.5 |
22 |
22.5 |
23 |
23.5 |
24 |
±0.1 |
附录D
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参考件)
D1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原则是按爆炸性物质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而划分为不同危险等级的区域。
D2 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爆炸性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和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三个区域等级。
D2.1 0级区域(简称0区,以下类同)
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D2.2 1级区域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D2.3 2级区域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注:正常情况,是指设备的正常起动、停止、正常运行和维修。
不正常情况.是指有可能发生设备故障或误操作。
D3 部分可燃性气体、蒸气(和空气混合)的引燃危险性表
表D1
名 称 |
闪点 ℃ |
爆炸极限体积,% |
最小点燃能量 mJ | |
2.8 |
31 |
0.13 | ||
丙烯腈 |
-1 |
3.0 |
17 |
0.16 |
乙炔 (气体) |
|
1.5 |
100 |
0.017 |
异戊烷(2—甲基丁烷) |
-51 |
1.3 |
7.6 |
0.21 |
乙烷 (气体) |
|
3.0 |
15.5 |
0.24 |
乙烯 (气体) |
|
2.7 |
36 |
0.07 |
环氧乙烷 |
-201) |
3.0 |
100 |
0.06 |
二乙醚 |
-45 |
1.7 |
48 |
0.19 |
环丙烷 (气体) |
|
2.4 |
10.4 |
0.17 |
环己烷 |
-20 |
1.2 |
8.3 |
0.22 |
氢 (气体) |
|
4.0 |
75.6 |
0.011 |
四氢吡喃 |
-20 |
- |
- |
0.22 |
二硫化碳 |
-30 |
1.0 |
60 |
0.009 |
乙烯基乙炔 (气体) |
|
2 |
100 |
0.082 |
丁烷 (气体) |
|
1.5 |
8.5 |
0.25 |
呋喃 |
-401) |
2.3 |
14.3 |
0.22 |
丙烷 (气体) |
|
2.1 |
0.5 |
0.25 |
丙烯 (气体) |
|
2.0 |
11.7 |
0.28 |
氧化丙烯甲基氧丙环 |
-37.2 |
1.9 |
37 |
0.13 |
丙炔(甲基乙炔) (气体) |
|
1.7 |
- |
0.11 |
己烷 |
-21.7 |
1.1 |
7.5 |
0.24 |
庚烷 |
-3.9 |
1.0 |
6.7 |
0.24 |
苯 |
-11.1 |
1.2 |
8.0 |
0.20 |
戊烷 |
-49 |
1.4 |
7.8 |
0.22 |
2—戊烯 |
-18 |
1.4 |
8.7 |
0.18 |
甲醇 |
11.1 |
5.5 |
36 |
0.14 |
甲烷 (气体) |
|
5.0 |
15 |
0.28 |
甲基环已烷 |
-3.9 |
1.2 |
- |
0.27 |
注:1)表示开放式测定的闪点,其他是用密闭式测定。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录臻、朱晓云、陈建平、宗淑清。
服务热线:0513-85516624
传真:0513-85521945
E-mail:nt315@126.com